核心摘要:湖北枝江董市老街又重启修缮,大家感到些许欣慰。董市老街的记忆,总像藏在樟木箱底的一部泛黄线装书。指尖拂过封面,便能触到时光沉淀的包浆——不是冰冷的陈旧,是被无数双手摩挲过的温润,是烟火气浸润出的柔软。每当念起它,那些散落在青石板缝里的声响、飘在江风里的香气、嵌在木格窗上的光影,便会顺着记忆...
中华建设网讯(通讯员柳月 刘孜孜 刘语桐)湖北枝江董市老街又重启修缮,大家感到些许欣慰。董市老街的记忆,总像藏在樟木箱底的一部泛黄线装书。指尖拂过封面,便能触到时光沉淀的包浆——不是冰冷的陈旧,是被无数双手摩挲过的温润,是烟火气浸润出的柔软。每当念起它,那些散落在青石板缝里的声响、飘在江风里的香气、嵌在木格窗上的光影,便会顺着记忆的纹路缓缓铺展,将人轻轻拽回那个喧闹却从容的旧日时光里。
董市这座拥有1800年历史的古镇,这里是三国时期掌军中郎董和董允的故乡。董市有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,名为老正街,始建于明万历年间,全长980米。这条街沿长江而建,以水运码头为界,分为上街和下街。老正街的西面宽8米,青石板路面,有15条小巷,现存210幢古建筑,多为明清时期江汉平原传统的民居风格。
老正街的建筑风格独特,青砖黑瓦,穿架梁柱结构,马头墙、封火墙随处可见。过街楼、吊脚楼、戏楼、祠庙分布其间,商贾云集,商店各具特色。这里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,更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。
青石板叩响岁月的琴键,老街的路是用青石板一笔一画写就的诗。窄窄的街巷里,块块青石板紧密拼接,像被时光精心打磨过的琴键,历经百年往来的脚步反复摩挲,早已褪去了最初的冷硬,泛着温润的光泽。夏日里赤足踩上去,凉意会顺着脚心慢慢往上爬,驱散暑气的燥热;冬日里踏上去,又不会有水泥地的刺骨,只余一丝淡淡的温意,是岁月留给行人的温柔。
白日里,青石板路上从不停歇地流淌着生活的声响。独轮车的轱辘碾过石缝,“吱呀——吱呀——”的声音拖着长长的尾音,像是在诉说着肩上的重量;挑夫的脚步沉稳有力,草鞋与石板碰撞出“踏、踏”的节奏,每一步都踩得扎实;偶尔有自行车从巷口掠过,清脆的铃声“叮铃铃”地划破街巷的宁静,又很快随着车轮的转动远去,只留下一串余响。
若逢雨天,便是青石板最美的模样。雨水顺着屋檐滴落,在石板上汇成细细的水流,漫过石面时,原本深灰的石板会泛起一层幽亮的光,像一块被江水浸润的墨玉。此时抬头望去,石板路倒映着两旁斑驳的屋檐——那些黛色的瓦当早已被风雨侵蚀,边缘泛着淡淡的白;倒映着老旧的木格窗,窗纸被岁月洇出深浅不一的痕迹,却依旧透着家的暖意。雨水敲打着石板,“嘀嗒、嘀嗒”,与屋檐的落水声、窗内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,成了老街最动听的雨曲。
1975年拆区并公社前,董市老街的青石板路犹存,特别是赤脚走在上面,感觉舒爽清凉。据知情人说后来新建董市电影院,敢于担当者决定将街面青石板全部撬掉用于下脚,古迹成为了垫脚石,真是遗憾?。。?!
上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