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摘要:近期,中央城市工作会议(以下简称会议)提出,“深刻把握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”,“坚持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”,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,“城市是生命体、有机体,要敬畏城市、善待城市,树立‘全周期’管理意识”。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,是城市全生命周期理论...
近期,中央城市工作会议(以下简称会议)提出,“深刻把握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”,“坚持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”,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,“城市是生命体、有机体,要敬畏城市、善待城市,树立‘全周期’管理意识”。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,是城市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精髓和生动表述,为各地有效地推动城市工作提供方法论。
宏观层面,要从城市发展阶段角度实现“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”?;嵋橹赋?ldquo;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,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”,这是一切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基准点。从整体上看,大部分城市逐渐进入城镇化中后期阶段,主要任务是实现城市更新,优化增量、盘活存量,实现存量空间的改造利用,缓解高速发展阶段积累的矛盾与不足。也有少数城市处于城市化发展早期和后期,要遵循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的发展规律,吸收借鉴国内外城市类似阶段的经验和教训,统筹安排相应阶段工作重点。如处于启动与快速发展阶段的扩张型城市,要相应增加房屋与基础设施建设,快速完善宜居宜业功能,提高产业与人口集聚水平,提升辐射带动能力;处于衰退阶段的资源枯竭型、人口严重流出型收缩城市,要进行减量建设,并通过培育新产业推动实现城市发展转型。要尊重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规律,因地制宜,因城施策,既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,又能有效利用资源,避免浪费。
中观层面,要从城市规划、建设、管理全过程角度实现“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”。目前城市工作重心要从城市规划建设向城市治理运营转变,更加强调管理水平与治理能力的提升。同时,要将绿色、低碳、智慧、韧性等理念原则贯穿城市规划、建设、管理全周期各个环节,推动城市管理科学化、精细化、智能化。以韧性城市建设为例,灾前要做好防灾规划,合理建设布局各类平急两用设施,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灾中要迅速启动应急管理预案,检验应急体系的有效性,灾后要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,实现城市安全韧性水平的系统性提升。
微观层面,要从人和物(包括住房、设施)等要素角度实现“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”。一是围绕人。人是城市工作的核心,围绕满足不同年龄的居民需求开展城市工作,是推动“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的根本出发点。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居民的服务需求,结合城市体检结果,确定设施建设的规模、布局,重点补充社区“一老一小”服务设施短板,建设全龄友好城市。二是围绕物。房屋建筑以及各类基础设施、市政设施也具有生命体的特征,必然经历从规划设计、建筑施工到使用维护乃至老化淘汰的过程。要进一步完善城市体检制度,摸清房屋、基础设施、市政管网设施的使用年限、健康状况等底数,把脉各类房屋与设施的生命周期阶段,分类分级施策。同时要建立和推广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,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。
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是系统论和辩证法的灵活应用,是战略性的方法论。要顺应城市发展全生命周期规律,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统筹谋划,整体推进,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。(刘勇)
上一篇:没有了






